厨方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78|回复: 15

做饭需要配备哪些基础锅具?有什么好锅值得推荐?(含康巴赫 ...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2

帖子

6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6
发表于 2022-12-21 08:55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作为一个下厨经验5年+的美食答主,在知乎分享食谱和厨房好物也有好几年了,隔三差五就会有朋友留言让我推荐锅具,后来发现大家遇到的锅具筛选相关的问题其实都大同小异,所以今天就干脆写篇文章来好好分享一下,日常做饭需要配备哪些基础锅具?以及我个人的锅具选购经验,最后还会分享使用多年值得推荐的好锅,希望能对大家在选购锅具上提供一些帮助。
一、日常做饭需要配备哪些基础锅具?

对于大多数中式家庭来说,最常用的烹饪方式无非是:煎炸、爆炒、焖炖、蒸煮,所以个人认为,日常做饭需要配备的基础锅具类型大概是3类:煎炒锅、焖炖锅、蒸煮锅。
以上3类锅具,按照不同的材质和特点又细分了很多种,下面就来简单科普一下
1、煎炒锅

最常见的有铁锅、不粘涂层锅、不锈钢锅等,不同材质都各自有优缺点
①铁锅:


主要为生铁锅和熟铁锅,生铁锅体厚重、导热慢、保温强,适合炖、煮、焖,炒菜的话一般建议用熟铁锅,锅体轻薄、导热快、非常适合爆炒,如果保养的好,可用很久,性价比非常高,缺点是易生锈,需要养护才能实现物理不粘,更适用于明火燃气灶,电磁炉用也容易粘锅,且因为导热快,火候大,厨房小白不好驾驭。
②不粘锅:


常见的不粘锅是表面附着了特氟龙涂层或陶瓷涂层,两种涂层不粘性能都很强,但陶瓷寿命会比特氟龙更低,更容易磨损。
不粘锅适合煎、炒、焖、煮等大多数烹饪方式,不粘性能减少了粘锅糊锅的几率,非常适合厨房新手。
最大的缺点是不能炒花甲、螃蟹等坚硬食材,容易刮花涂层,且涂层本身也是有寿命的,一般的不粘锅最多1-2年就需要更换了。
可能有人会问了,难道就没有更耐用的不粘锅吗?其实也有部分商家发现了这个问题,便在锅体设计上做了一些创新,例如康巴赫研发的蜂窝锅,通过在锅体蚀刻蜂窝纹理,利用微微凸起的蜂窝设计减少锅铲和坚硬物质对涂层的摩擦,也就增加了锅体涂层的使用寿命,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(例如避免干烧),会比一般的涂层锅更耐用。


关于涂层,这里需要说明一下,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健康甚至有危害,其实涂层本身是耐高温耐腐蚀的,日常炒菜的温度完全扛得住。(顺便补充一点)麦饭石不粘锅其实就是把特氟龙涂层做成了麦饭石的花纹,跟麦饭石没半点关系。
③不锈钢锅:


不锈钢炒锅在耐腐蚀性、耐用度各方面都不错,缺点是易粘锅,不易清洗,用久了锅体会有色素沉着。更适合西式家庭的低温烹饪场景,不适合我们中式家庭大火爆炒、油煎的场景。
④其他金属锅:


铜锅和铝锅主要在国外比较常见,两种材质的锅子导热都很快,但是都不具有不粘性能,而且铜锅因为不耐腐蚀,铝锅用多了据说高温会有铝物质析出,两种材质的都不适合中式烹饪,所以还是尽量避开吧。
2、焖炖锅

焖炖锅主要有两种材质:铸铁珐琅锅、砂锅,都是蓄热性能好,适合长时间焖炖的锅具,但也有各自的优缺点。
①铸铁珐琅锅:


由铸铁锅胚+多层珐琅釉组合而成的铸铁锅制品,外观颜值高,蓄热锁水性能强大、受热均匀、保温性能好,适合焖炖肉类、煲老火汤,烹煮海鲜、炖甜品等。根据内壁颜色的不同,又分为白珐琅和黑珐琅,白珐琅内壁光滑,导热慢,适合小火慢炖,制作汤汁丰富的食物;黑珐琅内壁磨砂,加热快,更适合重卤、红烧、焖炸等高温多油的料理。缺点:锅子非常重,做工品质好的珐琅锅价格较高。
②砂锅:


砂锅是由不易传热的石英、长石、黏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瓷制品,常用于煲汤、炖肉、煎药等,主要有传热快、散热慢、保温性能强的特点,缺点是比较脆弱易开裂,不易清洁,砂锅气孔多,容易串味。
3、蒸煮锅



蒸煮锅最常见的是不锈钢材质,主要的样式有深烧锅、雪平锅、中式蒸锅等,便宜、轻便,且对耐腐蚀性和不粘性能没有太高要求,除了容量方便需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蒸煮习惯去配置之外,基本上没有什么的选购技巧。
二、不同厨艺阶段建议配备哪些锅具?

1、厨房新手入门:不粘锅+蒸煮锅

新手入门个人建议只配置不粘锅+蒸煮锅,就足以满足基本的烹饪需求了。
不粘锅不仅可以减少新手下厨的翻车几率,还能实现一锅多用,基本上煎、炒、炸、炖都能满足,甚至在没有买蒸煮锅的情况下,用来煮个汤煮个面也不在话下,(不过需要注意涂层的使用寿命,一般1-2年就要记得更换了)。
毫不夸张的说,在我自己还是个厨房小白的时候,基本上就是一个不粘锅走天下(搞定所有菜),等到厨艺精进之后,对自己的烹饪技能有了更高的追求,再开始慢慢配置了更加精细化的锅具。
厨房小白选购不粘锅小tips:
优先选锅子内部有红点感温设计的,这对于小白判断锅内温度真的非常有帮助;
②优先选择不锈钢基材的,导热性能适中,不易过热糊锅,对于小白来说更友好。
2、普通家庭日常烹饪必备:熟铁炒锅+不粘锅+蒸煮锅+铸铁珐琅锅/砂锅

熟铁炒锅,不用多说,中式爆炒必备,也是酒店大厨标配,炒出来的菜用粤语说就是“有镬气!”
不过,铁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费油,在如今追求少油健康的生活理念下,能实现少油烹饪的不粘锅确实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而且铁锅虽然能物理不粘,但在煎鱼煎蛋煎豆腐或者是制作一些非常脆嫩的食材的时候,由于不粘性能不稳定,有可能导致制作出来的食材破皮或者卖相不佳,所以就很需要配备不粘锅来做一个补充。
蒸煮锅主要满足日常制作蒸菜和快手汤类,基本上是所有家庭都必备的一个锅具。
铸铁珐琅锅/砂锅,主要满足一些需要长时间蓄热锁水的焖炖菜类,比如狮子头、炖老火汤、炖肘子之类的,属于重要节日的大菜必备锅具。个人认为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,配备砂锅就足够了,如果预算充足再配备颜值更高的珐琅锅。
三、值得推荐的自用好锅

从刚开始学做饭到现在,我用过的锅具少说也有几十口了,其中有好用到我逢人就想安利的,也不乏有踩雷入坑的,最终经过考验留下来的就只有7口锅子,都是使用频率较高,且能够在我日常烹饪的时候助我一臂之力的好锅



  • 精铁炒锅*1
  • 不粘炒锅*1
  • 不粘平底煎锅*1
  • 珐琅锅*1
  • 雪平锅*2
  • 砂锅*1
下面就分别来讲讲它们的使用体验,以及分享我多年用毛爷爷堆出来的锅具选购tips。
1、铁锅



家里这口是老饭骨的精铁锅,经过氮化工艺处理过,日常养护好了,真的是好用到没话说,锅体非常轻便,30CM的口径,净重1.1kg,小女生也可以轻易实现颠勺自由~
锅子内壁因为很薄,所以受热非常快,十几秒就能开始猛火爆炒,炒菜真的镬气十足!
唯一的缺点就是养锅比较麻烦,懒人勿入:
①平时用完要及时洗干净,并且要记得烘干涂油
②用热水洗锅,尽量不用洗洁精清洁,避免洗掉油膜;
③减少水煮菜式,避免油膜被煮掉。
铁锅选购小tips:日常炒菜建议优先选择熟铁锅,以及最好选经过氮化工艺处理过的的锅子,表面附着了比铁硬度高很多倍的氧化层,可以防腐防锈,不需要开锅,在日常保养上会比普通铁锅更加省心。
产品推荐:
①老饭骨(轻便易养护,性价比最高的氮化工艺铁锅。)


②陈枝记(百元内神锅,专业酒店大厨标配,缺点是难买,某宝据说是没授权的,这里就不放链接了)




2、不粘锅


不粘锅可以说是我厨艺进阶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锅子,虽然换新率高,但敌不过它使用感真的贼舒适,不需要任何养护的情况下,煎炒一切都非常顺滑。


现在家里的不粘锅有两口,一个是日常炒菜、煎炸比较常用的康巴赫双蜂窝第六代蜂窝锅,另一个是平时做早餐时煎饼、松饼、厚蛋烧会用到的特福平底锅


康巴赫这款第六代炒锅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蚀刻蜂窝设计,这些凹凸的蜂窝纹理,可以起到防粘和保护涂层的效果。


大致可以理解为,在锅内覆盖了一层蜂窝状的支架,将食材、锅铲,与凹陷处的防粘层隔开,减少食材和锅铲对防粘层的摩擦,也就增加了锅子的使用寿命。
目前锅子已经用了快两个月,依然可以实现无油煎蛋、煎鱼、煎豆腐。而且六代是双蜂窝纹理,所以防粘效果更加明显了。



无油煎蛋



低油炒饭也丝毫不粘

除了不粘之外,日常炒菜对比铁锅用的油量会少很多,油烟也更少。



少油版牙签牛肉



无油版煎包浆豆腐

另外,这只锅子中间还加了一个红圈感温设计,当红圈中心的鲜红色变暗、小火苗消失的时候,锅内油温就刚好达到了180°爆炒的温度,这时候下菜就刚刚好,像我家属这种厨房小白也能轻易掌握好火候。


配置了一个防溢锅盖,平时炖煮一些汤汁多的菜式也不会担心溢锅:


内外都有网状的蚀刻纹理防止污渍粘黏的同时也很好清洁,就算用久了边缘也不易发黄。


总的来说,这口锅子在日常使用上还是非常深得我心的。
另一口特福的平底锅主要是平时做早餐用。


轻便不粘,属于中高端品牌,但也是公认的娇气,没有蜂窝设计的防护,涂层比较容易刮花,基本上1年左右就需要换新,个人认为如果是买同类型的平底锅,不少国产品牌也很优秀而且性价比更高。
不粘锅选购小tips:
①不粘涂层:特氟龙涂层>陶瓷涂层,陶瓷涂层虽然美观度高,但是耐用度和不粘性能不如特氟龙涂层;
②厨房新手建议优先选择带有红点感温设计的锅子,可以更好地帮助掌握火候,不易翻车;
③想要耐用度更高的不粘锅,选带有蜂窝蚀刻纹理的。
产品推荐:
康巴赫双蜂窝第六代蜂窝锅
(需要注意的是,这口锅子虽说有蜂窝设计保护,但还是需要注意养护才能用的更长久,日常不要经常炒制坚硬食材,以及少用使用钢丝球和铁铲。再好的锅,你也要好好呵护。)
3、雪平锅

现在家里的两把雪平锅(吉川和神田)都是跟了我2-3年的,主要用来炸、煮、蒸,或者是熬制一些果酱之类的。



从锅体的颜色就能看出,使用率真的很高

这里也简单科普一下,雪平锅只是一种锅种类的统称,并不是某个牌子的锅,最早起源于日本,有铝制、不锈钢制、铜制还有带涂层这四种材质,主要特点是内外都有手工锻打的雪花样凹槽,是用来加快导热和防止溢锅的。


日常煮汤、煮面或者是蒸包点、粗粮之类的都很方便,而且煮好之后可以直接端锅吃,碗都不用洗。
产品推荐:
雪平锅比较出名牌子就是日本原产的吉川yoshikawa,比较经久耐用,不锈钢制比铝制更放心,高温也不会析出有害物质。
想入手吉川又觉得品牌溢价太高的小伙伴,也可以考虑吉川的平替——神田雪平锅,用了2年多,对比吉川使用感几乎无差别,材质也都是不锈钢的。
4、砂锅

看过《小森林》的应该都知道,市子对砂锅特别偏爱,日常做饭出镜率非常高。
砂锅最大的特点是颜值经久耐看,摆在那就会有一种秋冬暖呼呼的氛围感,而且因为传热快、散热慢、保温性能强的特点,特别适合焗、焖、炖。


家里这口是1.9L的菊花锅,容量不大,最常用来做焗鸡肉、焖排骨、煲仔饭之类的1-2人食的菜。
品牌方面,国产的九阳质量很不错,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,就是美观度稍微差了点。
预算更高,想要好看一点的,推荐日本产的万古烧土锅,款式和尺寸很多,可以自行去搜(注意;万古烧不是一个品牌,而是日本的土锅生产工艺)
5、珐琅锅

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,极少数会因为颜值去买一个锅子,但这口珐琅锅是一个例外:


家里这口是北鼎的白珐琅锅,不耐脏,经常炖煮颜色浓重的食材,锅壁上已经留下了浅浅的痕迹。
因为蓄热保温性能好,所以平时主要用来制作一些大菜,比如炖肘子、炖大鹅、炖羊肉汤之类的(跟砂锅的用法类似)。
讲真,日常使用率并不算高,因为自重实在太重,所以经常会懒得用它,以至于我认为它除了是锅具之外,反而更像是一个厨房装饰品。(也许是我还没挖掘到更好用的方式把哈哈哈)
<hr/>以上,就是我的锅具选购分享啦,希望能对大家在选购锅具上有一些帮助~码字不易,看完可以点个赞鼓励一下哟~啾咪❤️
我是 @薇薇安食记  一个爱下厨也爱分享厨房好物的小厨娘,更多好用的厨电厨具分享欢迎去我专栏瞅瞅~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2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2-12-21 08:56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愧是美食博主,竟然有这么多锅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2

帖子

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
发表于 2022-12-21 08:56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看了答主的测评,对康巴赫挺有好感的,下单了~期待快点到,这样就可以大展厨艺了~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2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2-12-21 08:57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年前买了康巴赫二代,第一次用这个品牌,印象超赞,这次买的六代,轻很多,也很精致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2

帖子

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
发表于 2022-12-21 08:57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珐琅锅是智商税吗?一直没敢买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5

帖子

8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8
发表于 2022-12-21 08:57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铁锅太容易生锈了,总是保养不好,一直想换呢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2-12-21 08:58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锅最赞的地方就是物理防粘,没有涂层,用钢铲什么的也没关系,防粘效果很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2

帖子

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3
发表于 2022-12-21 08:58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这算少了[捂脸]断舍离之前应该有十来口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2-12-21 08:59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[惊喜]买它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2

帖子

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
发表于 2022-12-21 08:59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现在的锅大部分都是平底,我只想找一口圆底,轻便的熟铁锅,好难找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厨方网

GMT+8, 2025-4-7 16:06 , Processed in 0.19800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