厨方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37|回复: 1

青稞与清蒸四次清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2

帖子

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3
发表于 2022-9-20 13:34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青稞又称裸大麦,其生长于青海、西藏等高原地区,也正是因为如此,青稞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粮食,青稞酿酒在青藏地区有1300年的历史,不断的演变、发展,使其积累出一种独特的蒸馏酒酿造工艺,其是大曲清香型酒,但风格又不同于传统的大曲清香。





不同于高粱,青稞质地较硬,淀粉难以充分糊化,蛋白质含量高,窖内发酵后,易粘结成团,因此操作十分不便。同时酒醅酸度容易增加,影响产酒质量,也正是因为如此,运用多轮次发酵并蒸酒成为青稞酒的酿酒特点。





青稞清香酒采用的是“清蒸四次清”工艺酿造清香酒,其用曲是中低温曲和中高温曲的混合曲,中低温曲名为“槐瓤曲”,中高温曲为“白霜满天星曲”;所谓“清蒸四次清”工艺,就是四次发酵、四次蒸酒,实施的是“养大米查、保二米查、挤三米查追四米查”的工艺原则,其中,大米查、二米查发酵时间为25天,三米查四米查发酵时间为15天。除此之外,青稞酒运用的窖池不同于传统清香酒的地缸,其运用的是花岗岩制成的条石窖壁池,用松木铺底,窖面松木盖板。花岗岩条石窖利于清洁,毕竟清香酒工艺讲究窖池干净,除此之外,花岗岩利于传导热量,有助于窖内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发酵,当然,结合青海高纬度、高海拔的特点,使得这里气候较为寒冷,这也是创造低温发酵的一个条件。在青稞酒窖池中,垫底的松木下有个排水槽,能够及时的排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沤水,保证蒸出酒品质的干净。

由于发酵工艺完全不同于传统的“清蒸二次清”,使得青稞酒有独特的清香风味。含有大量蛋白质的青稞,在发酵之后分解成氨基酸和多元醇,这给酒体带来独特的香气和醇香感,入曲有一定比例的豌豆,因此酒体有豌豆鲜香,协调辅料香气、松木香、酒海香成为一种类似抹茶的香气,很有意思。





说到青稞酒的抹茶气息,是一种复合香味,这种香气是青稞粮食气息、酒曲的香味(尤其是中高温曲的酒曲香味)、酒体的一些杂味复合出来的味道(有时还会有酒海、窖池里面带来的香气)。好的青稞酒会延长发酵时间,运用较多中高温曲,这会给酒体带来绵柔之感和舒适的曲香。而青稞酒的杂味,跟其海拔较高有关,由于青海海拔较高,因此气压较低,水在沸腾之时并没有100℃,从蒸酒上面,青稞酒往往带点杂味,不过此酒是低温缓慢发酵,因此带入的杂味基本没有不适的异味,有意思的是,这些杂味往往丰富了酒体的滋味,更让其突出了细腻、丰富的感觉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青稞清香酒并非突出“一清到底”的清净风格,而是突出绵柔、细腻的清雅风格。





对于白酒酿造,“因地制宜”是很重要的,不同的产地有不同的气候特点、不同的粮食原料,结合这些因素酿酒,会形成一种新的风格酒。茅台酒的两次投料就是如此,因为茅台地处河谷地区,附近的小红粮因为海拔不同会在两个月里先后成熟,而这也形成了酱香酒两次投料的工艺特点。除了“因地制宜”,社会变迁也是工艺改变的一大因素,最早的浓香酒是单粮原料,然而在战乱时期,粮食涨价,许多酒坊用原来的粮食酿不起酒了,而浓香窖池需要用粮来养,无奈之下,酿酒师只能用其他粮食替代来入窖养窖,这是杂粮酒最早的雏形,谁又想到,几百年的演变酝酿出如今的浓香大王——五粮液。

对于白酒,工艺的产生、变迁有时很有意思,其与当地的气候、粮食特点、社会变迁都有关系,青稞白酒便是如此,独特的高原气候,滋养的独特的青稞粮食,而青稞的独特粮食结构,结合这里的气候,融汇众家之长,孕育出独特的清香酿酒工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5

帖子

8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8
发表于 2022-9-20 13:34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长见识了,看来也要品一品青稞酒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厨方网

GMT+8, 2025-4-11 01:25 , Processed in 0.09667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