厨方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30|回复: 2

不懂北京话,能被鸡蛋nèng晕菜了

[复制链接]

1

主题

1

帖子

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3
发表于 2023-3-23 16:36:2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老北京人忌讳提蛋字,很多人认为“蛋”字是脏口,只有骂人时才用。比如:捣蛋、混蛋等。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宫内太监的原因刻意回避。
不管什么原因,逐渐的这成为一种习俗。虽然现在北京人不会刻意回避蛋字了,但早年间,如果有人在商店嚷嚷要买二斤鸡蛋。买菜的大妈之间会嘀咕两句:什么鸡蛋、鸡蛋的,多难听。另一位接过话茬:不知道哪儿来的人,一点儿规矩都不懂。
过去,北京人想尽办法不说“蛋”字,所以鸡蛋最普通的叫法是白果、鸡子儿,生鸭蛋叫做青果。木犀原本是桂花的别称,北京人将生鸡蛋的蛋清、蛋黄打碎做熟后称木犀,这是因为鸡蛋如同黄色的桂花。大概因为老北京人的语言原因,为了叫着顺口,叫成了木须。北京人还常常将鸡蛋叫做黄菜。
例如炒鸡蛋叫炒木犀、摊黄菜等。
煮鸡蛋,老北京叫白煮鸡子儿;咸鸡蛋叫老腌鸡子儿 ;茶鸡蛋叫茶鸡子儿 ;酱鸡蛋叫酱鸡子儿;蛋糕叫做槽子糕;皮蛋叫做松花。
溜鸡蛋叫溜黄菜,是把鸡蛋三四个打入碗中,加团粉搅拌,用猪油起锅,文火入锅搅拌,蛋凝结成豆腐形即可出锅。鸭油溜黄菜,是过去北京人吃鸭子时,必备的一味佳肴,用烤鸭的鸭裆油炒。
过去老北京有道“高汤卧果儿”,一碗骨头清汤里一个鸡蛋,再漂两根儿碧绿的豌豆苗儿,看似简单但色香味儿绝佳。这个菜在高级广东菜馆儿成为名菜叫做“平湖秋月”。
老北京还有甩果儿和高汤甩果儿,是将蛋液搅散,均匀甩入开水或高汤中。过去也是小饭铺儿的一味好汤,但它和“木犀汤”的作法是不同。
木犀汤,由鸡蛋、木耳、黄花、肉丝等做成的蛋花汤。
木犀肉,即指鸡蛋和肉。老北京人的传统菜,正宗的木犀肉以肥瘦相间的猪肉片儿、鸡蛋、黄花菜、木耳为主。现在随厨师喜好被混入了黄瓜片、胡萝卜片儿、竹笋片儿、柿子椒、土豆片儿等,但是很少再见到黄花菜。
醋溜木犀是回族清真家常菜的当家菜,鲜嫩的肉片之间撒落如桂花般的鸡蛋,取一块入口中,嫩滑微酸的口感十分诱人。用了香醋调味,口感特别好。
过去,大厨们管蛋炒饭叫做木犀饭,他们最忌讳“鸡蛋炒饭”的叫法,认为“鸡蛋炒饭”就说炒饭的主体不是人,而是鸡蛋,等于把厨师骂上了。
因为鸡蛋的称呼复杂,在过去还有这样一个笑话,说有个不吃鸡蛋的南方人第一次来北京,下馆子吃饭,点了木犀肉。他以为和“粉蒸肉”类似,端上来一看,是鸡蛋、木耳和肉。很懊恼,但又不好意思和跑堂的说,便又点了摊黄菜,心想吃点素菜吧,不料上来的却是炒鸡蛋。心想不吃菜了,叫碗汤,吃汤泡儿饭吧,便又点了个高汤卧果儿。端来一看,还是鸡蛋,这位老兄只好叹口气,付了帐,饿着肚子走人了…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5

帖子

8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8
发表于 2023-3-23 16:36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不算是北京的特色叫法吧?我在哈尔滨,当地很多老人都称呼鸡蛋叫鸡子,木犀叫的不多,都叫做木须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

帖子

5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5
发表于 2025-3-7 07:37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路过 帮顶 嘿嘿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厨方网

GMT+8, 2025-4-7 15:54 , Processed in 0.112260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