厨方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77|回复: 1

为什么铸铁锅受人追捧?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2

帖子

6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6
发表于 2022-10-28 12:10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的道理,对于厨师们来说也是成立的,除了要有一把好刀,帮自己切肉切菜外,同样也需要一口好锅,来展现中餐常见的“煎炒烹炸”技法,让带着满满“镬气”的美食,征服海内外各种挑剔的胃口。近年来,铸铁锅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,并且因其种种特性,在主妇与大厨之中深受追捧。
何谓铸铁锅?市面上常见的锅具,按照材料可分为生铁锅(铸铁锅)和熟铁锅(精铁锅)。铸铁锅还有中国传统的薄壁铸铁锅和西式的厚壁铸铁锅,特点是以铁水浇铸模具铸造而成;而熟铁锅则是以铁板压制而成,有机器压制和人工打制,经热锻和冷锻两个步骤而成,作为其中代表的,当属借助《舌尖》火上一把的“章丘铁锅”。
中国人最常见的铸铁锅,当是农村的那种土灶大锅。这种锅从模具中取出后,可以看到表面有特有的龟纹。这种铸铁锅的特点是导热快,质地比较脆,锅的造型都比较深,蓄热也很好,人们乐道的小时候的柴火灶的味道就与此有关。这种铁锅的历史,可以回溯到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,当时的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高温冶炼铸铁的技术,也就有了现代铸铁锅的最初原型。从考古证据来看,当时的铸铁锅已经和今天所用的,没有太大不同。
西式的厚壁铸铁锅最早出现在中世纪的荷兰,当时的荷兰人最早使用干砂模具造出高品质的铸铁锅,后世一般统称为“荷兰锅”。其实,这批荷兰锅中,也有少部分是以其他材料如铝、黄铜制造的。东方的日本人,也采用类似的技术,铸造出了喝茶用的铁壶。从17世纪开始,欧洲传统的壁炉烹饪方式,逐渐被火炉取代,与之相配套的厚壁铸铁锅也因为技术的进步与改良,得以大量生产,最终在18世纪时成了欧洲每个厨房必有的“国民锅”,其稳定、实用与长寿的特质,一直为世人所称道。
与市面上的其他锅相比,铸铁锅的最大特性是材质中的含碳量高,因此硬度与抗压度都比其他锅来得好;而熟铁锅其材质主要是“钢”,含碳量较低,没有铸铁锅那么厚实。铸铁锅的生产过程,一般是以浇筑的方式,以模具翻模制作:先将铁矿砂以高温融化,还原成生铁水,然后倒入模具冷却,成型后进行繁复的打磨程序。正因如此,铸铁锅的导热性、蓄热性都颇为出色,用作盛器盛放菜品,也能够持续加温。
西式的厚壁铸铁锅分为两种,一种是纯铁材质,另一种则是加了珐琅涂层的珐琅锅。虽然使用起来略有些麻烦,但铸铁锅依旧是很多人的首选,它的厚壁、高硬度、高抗压性的特点,赋予其优秀的烹调能力。除了用在炖煮上,以铸铁锅慢煎食材的同时还具有“烤”的效果;此外,铸铁锅的使用场景也很丰富,蒸、炒、煎、炸、烘烤、焖烤等,样样皆来得,堪称一锅顶十锅的存在。考虑到铸铁锅导热均匀,保温性良好,烹调时搭配上锅盖,使得锅内热循环达到最佳状态,不至于食材失水,保证原汁原味。
而对于中餐而言,西式厚壁铸铁锅可以说是最适合中餐烹饪的一种锅具了,用它煎炒烹炸、砂锅炖菜都能比较好地发挥出食材的特性。而注重颜值的人,往往还会加上一口珐琅铸铁锅,装着镬气满满的一锅菜,直接端上桌,绝对是一种享受。不过,随着上世纪50-60年代,不粘锅的出现,铸铁锅一度有些消沉——虽然精心养护下的铸铁锅,也有着不粘的特性。但随着之后关于不粘锅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负面消息与日俱增,安全又稳定的铸铁锅再次成为人们的热宠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4

帖子

9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9
发表于 2025-3-4 17:15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前排顶,很好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厨方网

GMT+8, 2025-4-7 15:31 , Processed in 0.57900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