厨方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74|回复: 7

舌尖3里花哨的“花打四门”就炒出一盘醋溜白菜?陕西名菜了解 ...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2

帖子

6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6
发表于 2022-9-20 09:34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等待舌尖3的播出,是许多人在无聊春节中的助兴节目,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甚至不惜忍受那漫长的广告,这可是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初播时没想到的,六年前这部纪录片只是个实验品,现在却成了央视一道丰盛的“文化大餐”,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。

舌尖3的第一集,烹饪大师杜西峰老师表演了“花打四门”。

作为一个陕菜爱好者,我曾经查阅了一些资料,发现这个好听的名字来自于武术。在中华武术中,花打四门是柔中有刚的拳术,讲究刚健有力,步法轻快,这个静如处子动如猛虎的拳法是如何被引申为烹饪技法的不得而知,但是飞火炒菜中的代表作“花打四门”,确实令人眼花缭乱。

这种技艺的观赏性极强,一柄炒勺前后左右运动,大开大阖,菜品随厨师的手法翻转自如,飞火腾空,而这一切并不仅仅是秀,飞火结束,一道名菜金边白菜就成了。


▲图片来自陕菜网

如果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,惊叹这样的名菜自己竟然没有吃过,可以平静地回忆下是否吃过醋溜白菜。在文革期间发行,用于内部学习的《陕西菜谱》,就清晰的记载着这道菜的本名:醋溜金边白菜。

大白菜要剥去两层老帮,切成八分长,三分宽的条。油锅烧至七分热,要投入辣角炸出香味,用旺火急速煸炒,而如今被陕西厨师引以为傲的飞火功夫在此处并没有施以笔墨,只淡淡的写到“烹入醋,颠翻几下”,煸至刀茬处色呈金黄色,勾薄芡就可以出锅了。

感谢高速摄像机的发明,使我们可以轻易地观察到飞火炒菜的精彩瞬间,无论是小金条般的白菜块,还是整条敦实的大黄鱼,都可以在镜头前温顺的滑动,翻转,金色的火舌拂过食材,在高温下发生着细微的变化。


▲图片来自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截图

金边白菜,一直都是陕西厨师的看家本领,看过太多关于这道菜品的描写,除了白菜四边3毫米的金黄,更应该记住的是它的口感,酸辣脆嫩。

泰斗级的翟耀民老师在一次闲聊时说起飞火炒菜,说此技艺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菜品的脆嫩,高温快火是为了锁住水分不致流失,谈及自己在饭庄工作时,谁都知道裹蛋液也可以让菜品脆嫩,可是哪有那么多鸡蛋可以用呢?物质匮乏的时期,厨师就是靠着自己的手艺保持质量,绝技都是逼出来的。

陕菜的烹调技法属于筚路蓝缕创新型的,至今仍以蒸、炒(飞火炒菜、花打四门、倒卷珠帘)、温拌、汆、炝、煨、瓤、勾芡(潃瀡)、制汤、干料涨发、整料出骨等等技法见长。

金边白菜还是酸辣白菜,取决于顾客的消费水平,厨师技艺的差别,可以让它归类区分为衙门菜或是市肆菜,呈盘一眼可见厨师的功底,只是此菜酸辣可口的味道未曾改变,这道传统陕菜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。

在《中国菜谱》陕西分册收录的200种菜品中,汤菜占四分之一。一位陕菜大师告诉我,陕菜的制汤技艺特别见长,泡发干货的水准一流,名菜“五侯靖”就是后世流传的“佛跳墙”,很多粤厨都是跟陕厨学习泡发和制汤。


▲图片来自网络

正如学者王子辉所说:陕西明清官府人家多与外界接触,交流较多,见识又广,思想开明,其菜肴也不像寺院、道观和民间菜肴那样墨守成规,而是以借鉴融合、变革创新取胜,追求的是革故鼎新,与时俱进。

由于明清晋陕商人的崛起,陕菜厨师的一个辉煌期到来,不少商贾、达官和文士长期聚集在泾、三、高地区,饮食考究,以鸡茸鱼翅、煨鱿鱼丝、干煸鳝鱼、金钱发菜为代表的商贾菜点水平之高,可与省城西安抗衡。

随着宫廷菜进入民间,陕菜的商贾、市肆、清真菜发展出新的高潮。陕西的厨师,在这一时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
在陕西蓝田,厨师被称为“勺勺客”,蓝田厨师一勺走天下。在民国时期西安流传着“要找蓝田的同乡,大小衙门厨房,凡是冒烟的地方,都有蓝田乡党”之说,当时在西安的军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工厂、学校、商号以及公馆的厨房里,用的是清一色的蓝田人。

让花打四门名动江湖的清末御厨李芹溪不只“金边白菜”烹制得“京师厨人不及也”,还有最拿手的四大汤菜(汤三元、汤四喜、清汤燕菜、奶汤锅子鱼)独具风味。

曾为周总理做过菜的一代名厨曹秉钧,以葫芦鸡、汆双脆、温拌腰丝、煨鱿鱼丝闻名古城。周有堂被誉为“干菜涨发大师”,王鸿儒有“蒸锅王”的美称。

蓝田厨师之所以出名,皆因为他们不只表现在对中国烹饪传统的继承,更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。

历史上长安商业的兴起于秦、西汉之时,经历了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衰落,又重新在隋唐空前繁荣,随后的王朝更迭,古都商业日渐衰落,在明清时比宋元有了显著进步,但是明清的鼎革,让关中乃至陕西饱受战乱之苦,田地荒芜,农业凋敝,邑里萧条。

有清真学者考据了陕西著名的羊肉泡馍,起源于明末清初,在网络上流行把苏轼名句“秦烹唯羊羹”当作羊肉泡馍的佐证,实属断章取义。这里的羊羹,也只是羹汤的意思。读读苏轼《次韵子由除日见寄》的原诗,你会发现百度把“秦烹惟羊羹,陇馔有熊腊”的次序都搞反了,搞反的原因可能是不知道“腊”这个字读音是xi。


▲图片来自网络

羊肉泡馍的出现和流行,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,一碗泡馍或者一碗油泼面,都是急就的饮食习惯,当下即食,充饥顶饱。裹腹是第一位的,不容得精细化的空间和条件。有多少钱吃多少饭,有大多力气走多远的路。

这首律诗的上句是“强欢虽有酒,冷酌不成席”。冷酌指的是冷酒寂寥,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,陕西农村的酒席并没有热炒,无论是婚丧嫁娶,流水席吃的是冷宴,几个凉菜上桌,乡亲轮流用一个酒具饮酒,酒过三巡,蒸碗上桌,四个角的菜是硬菜(肉菜),号做“柱菜”,待一个汤菜上来,大家喝罢作揖告退,就此散去,亦称“滚蛋汤”。

很多地方,直到八十年代初期,才开始在宴席上见到热炒。

自古陕菜都有宫廷菜的特征,遗风犹存;西周王室崇尚香气,则围绕“香鲜酸辣”做文章,盛唐气象万千,则有大量史料可仿唐续高雅古风。

由于社会的变革、经济的衰退,曾长期发展在衙门的陕菜日渐式微,开始向民间发展。经历了动荡的岁月,更多的厨师为了生存,把目光转移到小吃、面点。

那时的蓝田厨师,可能心里会感叹“我要这铁勺有何用?”,没有热炒的年代,小食的发展却没有停下脚步,在1960年出版的《陕西食谱》中就收录了117种小吃,煮馍类有10种,油炸类、烙烤类、蒸煮类、凉食类、稀食类不胜枚举。现如今陕西地方小吃的蓬勃发展,已经成为陕西美食的中坚力量,而这其实只是陕西美食的一份子。

在本该蓬勃发展的改革开放时期,陕菜却没有及时跟上发展的步伐,失去了昔日的荣光,风头被“四大菜系”抢了,让空有一身手艺的陕厨很失落。

如今游客一窝蜂的涌入“回民街”,不是没有道理的,在他们眼里,这里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小吃,这里就是陕西美食的“圣地”,小吃这些年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的魔力,已经成为了古城西安的代言。

曾经气象万千的陕菜,走过高、大、上的路线,服务于高端客户,而普通的百姓吃不到陕菜,抑或觉得陕菜不用心,怎能不是一拍两散的格局?没有烟火气的陕菜,就是庙堂上的供品。

与川菜、粤菜相比,陕菜在上世纪重要的发展时期迷失了方向,一些经营者忘记了初心,失去了陕菜的特征,把陕菜逼到了死胡同,实在是件令人遗憾的事情。

随着有识之士的呼吁,一批文化学者和企业家扛起了“振兴陕菜”的大旗,在不懈的努力下,陕菜的复兴之路已经开始。

如今这样的努力得到了回报,寻常巷陌经营“陕菜”的饭馆比比皆是,外地来的游客不仅能吃到凉皮、肉夹馍、羊肉泡为代表的地方小吃,也点名道姓的要品尝 “葫芦鸡”、“莲菜炒肉”、“煨鱿鱼丝”等经典的老陕菜,陕菜的本来面目正慢慢浮出水面,陕菜厨师又骄傲的亮出了自己的旗号。


▲图片来自网络

在《纵乐的困惑——明代的商业与文化》一书中,编撰《歙县志》的张涛并不关注春节,对他来说,春节前三个月的冬月是最惬意的。冬季代表着自给自足、勤劳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。

迎来了陕菜的春天,但于我来说,陕菜经历的寒冬却无比清晰的昭示了陕菜的未来。陕菜厨师精湛的厨艺,不仅是装裱在镜框里的荣誉,书写在笔下的理论,更要实实在在的、一盘一碗呈现在食客面前,成为可品尝、可回忆、可品评的实物。那些精微的变化,如臻化境的技艺,真实存在,在唇齿间留香,让我们看得见岁月留痕,留得住文化根脉。

    作者:青衫读过
    馋述人、美食学者

微信:zhenguanclub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2-9-20 09:35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看饿了请问在评论里是什么水平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1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2-9-20 09:35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陕菜这个概念实在太飘渺,受众太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3

帖子

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
发表于 2022-9-20 09:36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民街代表不了陕西美食!!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4

帖子

6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6
发表于 2022-9-20 09:36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哈哈,感觉是那只是各地小吃的汇集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6

帖子

11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11
发表于 2022-9-20 09:37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一小部分而已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

帖子

0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0
发表于 2022-9-20 09:37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同意,现在关中地区过年依然不上热炒。至少我家过年待客,是先上几个凉菜再上几个硬菜蒸碗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2

帖子

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4
发表于 2022-9-20 09:38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作为一个西安本地人,并不推荐羊肉泡馍(实际上本地人更爱吃牛肉泡馍或者小炒泡馍),我更推崇本地的另一种汉民小吃葫芦头泡馍(其实就是猪大肠啦,做得好是真好吃且没腥味)以及我超爱的三鲜泡馍(炸丸子,响皮,五花肉片)。小吃类推荐凉皮(擀面皮和米皮都很好吃)肉夹馍,以及回民的胡辣汤,再就是各种面食了岐山臊子面油泼面菠菜面,酸汤饺子。正宗陕菜葫芦鸡也就那样了,不过我推荐烧三鲜或者烩三鲜(三鲜还是上面那个三鲜),莲菜炒肉和醋溜白菜很家常也很好吃,总的来说陕西小吃品种性价比还都挺OK的,就泡馍类小贵,而且外地人也不那么容易接受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厨方网

GMT+8, 2025-4-7 15:43 , Processed in 0.733651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